Try using it in your preferred language.

English

  • English
  • 汉语
  • Español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Português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日本語
  • 한국어
  • Deutsch
  • Français
  • Italiano
  • Türkçe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ไทย
  • Polski
  • Nederlands
  • हिन्दी
  • Magyar
translation

这是AI翻译的帖子。

허영주

[許英珠專欄] 與社群媒體保持健康距離

  • 写作语言: 韓国語
  • 基准国家: 所有国家 country-flag

选择语言

  • 汉语
  • English
  • Español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Português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日本語
  • 한국어
  • Deutsch
  • Français
  • Italiano
  • Türkçe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ไทย
  • Polski
  • Nederlands
  • हिन्दी
  • Magyar

durumis AI 总结的文章

  • 在與社群媒體的關係中,經歷倦怠,想要暫時離開,但仍然愛著,卻又感到不易。
  • 為了克服倦怠,開始練習瑜伽,恢復身心,並學習認識自己的界限,設定界線。
  • 在新的平台上創作新的內容,重新找回對內容的熱情,並決定不再急於求成,而是放慢腳步,花時間療癒自己。

想像一下,刪除社交媒體和 KakaoTalk
真正熱愛社交媒體,卻感到厭倦
因責任感工作,最終導致倦怠
為了克服倦怠,專注於瑜伽練習,恢復身體健康

我有一個大膽的夢想,那就是刪除所有社交媒體和 KakaoTalk,並花一年的時間專注於自己的生活。

對我來說,這個夢想看似遙不可及,因為我在大學裡教授社交媒體,寫關於社交媒體的文章,並作為創作者活躍著。

我曾經真正熱愛社交媒體。但俗話說,過度的愛會變成毒藥。我每天拍攝 30 到 40 部影片,每天上傳 3 到 4 部影片,這樣過了好幾年,結果就倦怠了。

在倦怠的狀態下,我經歷了「曾經非常熱愛,卻變得非常討厭」的諷刺。我仍然覺得自己好像愛著,也想要愛,但卻無法再愛了,這種感覺讓我感到痛苦。

我反省了自己的錯誤。首先,我不應該做得那麼過分。如果有人問我倦怠的狀態如何,我會說:「感覺我的腿好像骨折了。」我不應該一直跑,直到腿骨折。因為腿骨折後,我就再也跑不了了。我能做的只有等待腿癒合,並專注於恢復。我應該知道自己的極限,我為此感到後悔。

第二,我不應該把數字當作目標。我總是設定目標,而這些目標大多是「數字」。例如,訂閱者突破 100 萬,觀看次數突破 100 萬等等。我每周都會寫下目標,達成後再逐一刪除。這就像一場遊戲,我分析和思考如何提高遊戲等級,並完成任務。

在這個過程中,我失去了創作內容的樂趣。達成目標數字後,我就失去了動力。我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,這還有什麼意義,我感到空虛。如果我的目標是「不斷創作讓大家快樂的內容的人」,如果作為創作者的成功定義是「一輩子創作我喜歡的內容」,那麼現在我是否仍然能樂在其中創作內容呢?

我承認,最終是「慾望」引發了「憤怒」。我為此承擔責任,並付出代價。

我仍然非常熱愛社交媒體。分析迷因和趨勢讓我感到快樂,教學生社交媒體的語法也讓我感到快樂。所以這真的很諷刺,我喜歡它,但又討厭它。英文有一個詞可以表達這種感覺,叫做「愛恨交織」。

回想起過去,我做偶像時也是這樣。我因為太喜歡唱歌才當了歌手,但幾年後,由於過度辛苦,唱歌變成「工作」,所以我開始討厭唱歌。直到我成為創作者後,我才再次喜歡唱歌。因為我和唱歌有了健康的距離,所以我又開始喜歡唱歌了。

曾經有人跟我說:「我覺得真愛不應該變成工作,因為這樣就會討厭它。真愛應該留在興趣愛好裡。」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,並不認同。但現在我多少有點認同了。一旦所有事物都變成工作,即使是討厭的時候,也必須帶著「責任感」去做,久而久之,就會討厭那份工作。

但即使如此,我仍然認為人應該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。當然,它可能會變成工作,讓你討厭它,但最終我相信,你可以通過各種嘗試和錯誤,學會找到「平衡」,並再次恢復對它的愛。

為了克服倦怠,我最基本的做法是吃好睡好。很多人認為倦怠是「精神」問題,但事實上,它更像是「身體」問題。面對工作時,並不是精神上的反應,而是「身體上的反應」。當我試著工作時,我會感到腦霧,或者有想吐的噁心感,這些都是身體上的反應。因此,除了精神之外,還必須注意身體的恢復。

所以,我選擇了瑜伽,一種可以鍛煉身心結合的運動。一位已經經歷過倦怠並克服了倦怠的創作者推薦我練習瑜伽。她告訴我,她在經歷嚴重的倦怠時,通過瑜伽克服了倦怠,並建議我一定要吃好睡好,多運動。事實上,我通過練習瑜伽,逐漸感受到了身體的恢復。

除此之外,我一直在努力克服倦怠,那就是了解自己的極限,並設定界限。如果我的身體發出疲憊的信號,我就不勉強自己,會停下來。即使我還想繼續,我也會強迫自己停下來。一開始,我會擔心這樣會不會落後。但現在我知道,為了走得更遠,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,所以我會停下來。

最近,我還努力在「新的平台」上發布「新的內容」。我選擇的新的平台是 Threads 和 Brunch,新的內容是「愛情婚姻」故事。

我知道什麼內容能吸引更多人關注,獲得更多「讚」,哪個平台最熱門,但我不想一味地追逐趨勢,因為這樣又會迷失自我,所以我現在專注於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,重新找回對內容的熱情。

我知道 Reels、Shorts、抖音等短片形式是趨勢,這是一個機會,但我過去五年已經把現在應該用的力量都耗盡了。我曾經說過搶先占領市場很重要,但現在我才意識到,一味地全力以赴,不一定總是好的。

要完全克服倦怠,達到 100% 的恢復,可能需要我之前提到的「刪除所有社交媒體和 KakaoTalk,花一年的時間專注於自己的生活」。但無論如何,我認為這太過大膽,所以我選擇慢慢地恢復。

我希望克服我和社交媒體之間的「愛恨交織」,並再次建立充滿愛的關係。


※ 本文作者為本人,摘自《女性經濟新聞》的投稿文章

허영주
허영주
성균관대학교에서 연기예술학과 철학을 전공했다. 걸그룹 ‘더씨야’, ‘리얼걸프로젝트’와 배우 활동을 거쳐 현재는 팬덤 640만 명을 보유한 글로벌 틱톡커 듀자매로 활동하고 있다.
허영주
[許英珠專欄] 想要「離職當YouTuber」的上班族們 創作者看起來是一份令人愉快且自由的工作,但實際上並不容易。前1%的創作者年收入超過7億韓元,但後50%的創作者年收入僅有40萬韓元,兩極分化非常嚴重。此外,創作者還要面臨不斷製作內容而導致的倦怠和惡意留言的困擾。不要抱持著不切實際的幻想,要直面現實,謹慎做出決定。

2024年6月12日

[許英珠專欄] 吞噬人類專注力的社群媒體 在社群媒體和加工食品吞噬我們專注力的系統中,作者主張專注力下降是個人努力無法解決的社會流行病,呼籲系統變革。

2024年6月24日

[許榮周專欄] 避免「FIFTY FIFTY 鵝肝自殺事件」 FIFTY FIFTY 事件突顯了 K-POP 行業中藝人與經紀公司之間溝通不足的問題。培養具有舞蹈和演唱技巧,以及人品和溝通能力的健康偶像,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
2024年6月10日

反英雄与大型科技行业 这是一个 160 个字符的摘要,概述了博文的主要内容: 一位反思型博主讨论了在快节奏的科技行业工作所面临的挑战,包括持续的沟通、误解以及绩效压力。 承认
So Yeon Kim
So Yeon Kim
So Yeon Kim
So Yeon Kim

2024年4月9日

只活一次,但活得精彩,一次就足够了。 这是一篇关于 2024 年新年决心并立志改变的博文。作者将今年定为“为自己选择”的一年,并设定了减肥、自我提升、恋爱等多种目标。作者将林宝拉的减肥照片设置为壁纸,并表示将通过持续的运动和日常管理来创造积极的改变。
롱롱이
롱롱이
롱롱이
롱롱이
롱롱이

2024年4月28日

成功不是一蹴可幾的彩票 開始寫博客 7 個月後,作者的最初熱情逐漸消退,寫作變得越來越困難,但看到一位不斷上傳影片的 YouTuber,他意識到成功不是一夕之間就能達成的,而是持續努力的結果,於是決心重新開始寫作。
울림
울림
울림
울림

2024年3月18日

每天早上都想笑嗎?1%的幸福秘訣 持續60天每天發文,分享我的經驗和成長故事,這是一段透過寫作保持積極心態和恢復力,開拓新道路的旅程。文章中闡述了相信自己、持續努力,以積極的心態迎接人生轉折點的方法。
카니리 @khanyli
카니리 @khanyli
카니리 @khanyli
카니리 @khanyli
카니리 @khanyli

2024年5月6日

我寫部落格的原因 作者夢想在離職或退休後透過寫部落格文章來過永續的生活。作者想像著透過寫作賺錢,在圖書館裡讀書寫作的日常生活,並從中獲得樂趣。
카니리 @khanyli
카니리 @khanyli
카니리 @khanyli
카니리 @khanyli
카니리 @khanyli

2024年6月13日

[心理保健產品製作日記#1] 燃盡的克服記 這是一篇作者為了克服燃盡而開始的「克服無力挑戰」的故事。參與挑戰的四個人透過公開聊天室和 Notion 相互支持和激勵,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克服了無力感。 這次的經驗促成了心理保健為基礎的挑戰服務的商業項目。
softie
softie
softie
softie

2024年2月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