허영주

[許英珠專欄] 問MBTI卻想到『MB(李明博)』,那你就是老古板

  • 撰写语言: 韓国語
  • 基准国家: 所有国家country-flag
  • 其他

撰写: 2024-06-17

撰写: 2024-06-17 11:09

艾倫次長與雙胞胎姊妹的訪談
聚焦韓國的MBTI熱潮
就連招聘也運用MBTI
作為溝通工具不斷演進

[許英珠專欄] 問MBTI卻想到『MB(李明博)』,那你就是老古板

在現今的韓國,人們初次見面時開啟話題的開場白,毫無疑問就是MBTI。/ GPT4o

12月1日(星期四),麗茲·艾倫美國國務院公共外交事務次長訪問韓國,旨在促進韓美之間的公共外交對話。

承蒙美國大使館主辦,我有幸得以採訪艾倫次長,而她最感興趣的主題正是韓國的「MBTI」熱潮。

在與艾倫次長的對話中,我說明了MBTI在韓國的角色已超越單純的性格測驗,演變為一種「溝通工具」。

在現今的韓國,人們初次見面時用來開啟話題的閒聊主題,無疑就是MBTI。透過閒聊分享的MBTI,成為了理解彼此並據此調整溝通方式的重要資訊。

舉例來說,像我這樣外向且思維型人格(ENTP)的人,遇到內向型人格的人時,就會稍微降低自己的活力,以體諒對方。遇到情感型人格的人時,也會謹慎地留意對方的感受,並努力與之溝通;反之,遇到同樣是思維型人格的人時,則會像平常一樣直接溝通。MBTI正被用作根據對方特質調整溝通方式的重要工具。

察覺到了解對方能促進順暢溝通的MZ世代,也將其應用於尋找伴侶。YouTube和部落格上充斥著許多「依MBTI尋找伴侶的方法」,甚至更直接地說,是「依MBTI攻略異性的方法」。這些內容基於MBTI的特性,詳細分析了從理想型到分手原因等各個面向,其留言區總是充滿著共鳴和熱烈討論。

除了試圖根據對方的特質調整溝通方式外,人們也試圖了解自身的性格特質,並尋找與自己性格相符的MBTI類型伴侶,這在相親市場上十分常見。

某所大學的校園活動中,甚至還設有攤位,讓參與者將自己的手機號碼投入寫有自己心儀MBTI類型的籃子裡,並藉此進行配對。

事實上,最近我在牽線相親的過程中,也切身體會到這種現象。有人會提出像是「我偏好情感型人格的伴侶,請避開思維型與感覺型人格」等具體要求。

韓國流行的迷因(meme)中,MBTI自然也成為主要主題。最近在Instagram Reels上最熱門的內容,是關於「因為心情不好,所以我買了麵包」的各種反應。一般來說,思維型人格的人會回應「買了什麼麵包?麵包在哪裡?」,而情感型人格的人則會回應「為什麼心情不好?沒關係的」。對於相同的問題,卻出現截然不同的反應,這種反差造成了巨大的趣味,並引起廣泛的共鳴,進而成為迷因。

那麼,MBTI在韓國的就業市場又是如何呢?就業市場也開始在招聘過程中參考MBTI。在線上招聘平台上,不難找到一些招聘資訊,其中會偏好外向型(E)或計劃型(J)等活潑積極的人格特質。此外,也有些招聘公告會要求應徵者在自傳中介紹自己的MBTI類型,或以此為基礎說明自己的優缺點。

當然,也有人對此表達擔憂。部分專家指出,過度依賴MBTI不僅不健康,而且缺乏科學依據。尤其是在攸關生存的就業市場上,如果認為MBTI決定了錄取與否,這將會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議題。適當運用固然很好,但盲從則需謹慎。應避免將MBTI作為歧視的工具。

然而,撇開這些爭議不談,MBTI本身已成為韓國主要的溝通工具,因此,如果你曾想過「我不相信這種東西!」而從未進行過測驗,那麼我建議你立即進行測驗,並加入溝通的行列。

否則,你可能會成為笑柄。幾個月前,某個喜劇節目中,金鍾仁前國民力量黨非常委員會委員長對於詢問MBTI的問題感到一頭霧水,並回答了「MB」(指李明博前總統),引發話題。不懂MBTI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。

MBTI已成為韓國的「常識」(非專業知識,而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應具備或已具備的一般知識),若不懂MBTI,就無法進行溝通。

從閒聊、戀愛、迷因到就業,MBTI已超越單純的性格測驗,成為韓國當前強而有力的溝通工具。所以,請了解MBTI!因為只有了解MBTI,才能順暢溝通!


※本文作者為本人,摘錄自女性經濟新聞的投稿文章

评论0